一直以来,谷歌Android,苹果iOS系统都占据着世界移动端操作系统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手机市场形势更不乐观。好在华为在外界的持续打击下率先推出了全新的国产操作系统——鸿蒙(HarmonyOS)。

自鸿蒙系统上线至今,多数用户仍感觉很好,好评如潮。但部分用户认为鸿蒙系统并非新鲜事,它只是个“换外壳安卓”。那真相是如此吗?
其实,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还是有许多区别的。
1、内核不同
华为鸿蒙系统与安卓在系统架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安卓是基于宏内核而鸿蒙则是基于微内核开发的。
在宏内核模式结构下,其将许多内容整合到内核内部,使系统运行时内核和各进程之间关联密切。虽然在这种架构下,系统运行的效率较高,但是却存在致命的Bug。
在运行过程中,开发进程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整个操作系统出现问题,甚至直接挂掉,所以它的稳定性差。

在微内核模式的架构中,操作系统提供的是最核心、最必要、最精简的功能。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所有的进程都拥有自己的独立地址空间,彼此之间互不干扰,由内核进行最基本的调度和内存管理。如果某个进程出现错误时,只需要相应地修正某个错误就行了,极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2、应用场景不同
安卓系统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视、智能穿戴设备等有限的应用场景。
鸿蒙HarmonyOS在开发之初就定位于“万物互联”,使得它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除了手机、智慧屏、智能穿戴设备之外,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工业应用等几乎所有能够接入物联网的智能设备。

所以,鸿蒙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更有优势。
3、流畅度更优
自鸿蒙HarmonyOS发布以来,华为用户纷纷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手机升级到了全新的鸿蒙系统。在体验了一段时间后,用户最强烈的感觉是流畅度很高。同样的设备自安卓升级到鸿蒙系统之后变得更流畅一些。
这主要是源于鸿蒙系统对安卓底层优化并使用了自主研发的方舟编译器,比安卓流畅度提升很多,更具创造性。

相比而言,安卓系统则比较臃肿。大多数情况下,刚购买的新手机在使用的时候都很流畅,但是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系统内产生的垃圾文件也会越来越多,导致性能越来越低甚至出现卡顿的情况。
整体来看,华为鸿蒙还算是一款较为先锋的操作系统,特别是它的“万物互联”功能更富有前瞻性,将在未来5G时代大显身手。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鸿蒙系统存在着缺陷,其中原生鸿蒙软件严重不足最为突出。所以,鸿蒙系统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有小部分整理于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内容仅供读者参考。